各党总支(委)、直属党支部: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拟在全校开展“2015年度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评选活动”,请你们结合实际做好组织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和条件
学校在职和离退休的师生员工属评选范围。2015年学校涌现的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均可参加“2015年校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评选活动。
1、在参与各类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
2、坚持、理解、参与学校文明创建工作,事迹突出的;
3、坚持多年为学校、为社会、为他人做好事,事迹突出的;
4、发扬文明新风、助人为乐、拾金不昧、敬老扶幼、助困济难事迹突出并有一定社会影响的;
5、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科普等主题活动中,为营造健康向上、高雅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做出积极贡献并有一定影响的;
6、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
7、在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中成效显著、事迹突出;
8、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维护学校或社会治安做出重大贡献的;
9、体现高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事迹突出的;
10、体现科技、教育特点和时代特征,在其它方面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并有较大社会影响的。
二、推荐方法和要求
1、推荐方法分为组织推荐和个人推荐两种。
(1)组织推荐。各党总支(委)、直属党支部要将十佳好人好事推荐评选工作,作为弘扬先进典型、推动校风建设、促进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工作重要抓手,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推荐工作。在广泛收集材料后初选1—2项,进一步完善充实后报送校文明办。
(2)个人推荐。校内师生员工也可直接向校文明办推荐十佳好人好事,可以是自荐,也可推荐他人。
2、好人好事可为个人或集体,3人以上(含3人)共同参与的一件好事,作为集体。多人做一件好事的,材料中应写清每个人的具体事迹。
3、事迹材料文字力求朴实简练准确,实事求是。表内填300字左右事迹概要,同时提交字数2000字以内的事迹材料。如有照片,可附照片2-3张(不要插入文字,请另存文件夹)。
4、报送材料截止日期为12月25日。纸质材料交至校党委宣传部(奉贤校区行政楼407室),word文档发至党委宣传部邮箱:xcb@sit.edu.cn。
三、评选和奖励
1、评选方法
(1)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将从推荐材料中评选出校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
(2)校文明办将从校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中择优报送1-2件至市教卫工作党委,参评2015年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的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
2、表彰奖励
评选出来的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由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通报表彰。奖励以精神鼓励为主,授予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联系人:尤隽
联系电话:60873367
办公地点:奉贤校区行政楼407室
附件1:《2015年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申报表》
附件2:《2013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申报表及事迹材料》(文本参考)
党委宣传部(文明办)、校工会
2015年12月2日
附件1
2015年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申报表
事迹名称 | |
个人项目 | | 集体项目 | |
党总支(委)、直属支部书记 | | 联系电话 | |
联系人 | | 联系电话 | |
目概要:(300字左右,可附页) |
党总支(委)、直属支部名:
(加盖公章)
附件2(文本参考)
2013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申报表
事迹名称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离休干部祝尔纯与丈夫眭忠诠:耄耋夫妇卖房捐款160万助学 |
个人项目 | √ | 集体项目 | |
分管领导 | | 联系电话 | |
联系人 | | 联系电话 | |
项目概要:(300字左右) 祝尔纯与其丈夫眭忠诠,两位老人都在上世纪40年代学生时代就参加革命,为党做地下工作。解放后,祝尔纯先生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前身三校之一的原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任教。2013年,二老夫妇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卖掉了唯一一套住房,除预留生活所需外,将160万元房款捐给了自己工作、奉献过的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用于助学及学校建设,自己则把家安在了养老社区。 从世纪初以来,眭忠诠、祝尔纯,这对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夫妇,就以实际行动关心支持学校教育事业。2000年至2012年间,她已先后向学校捐款60多万元。她的事迹曾多次在上海市电台、电视台和报刊中报道宣传,让许多人深受感动。2008年祝尔纯同志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二老夫妇数十年来过着俭朴的生活,省吃俭用,向社会奉献的爱心捐款已难以精确统计他们朴素地认为:在节俭够用的前提下,将余钱用到最有意义的事情上去。老夫妇有爱心,但更有钱吧?有人这样猜测。先去老人以前的家看看吧,在上海一条普通弄堂里,是两位老人住进养老院以前的家,小小的两间房,连地面竟也还是水泥的,老式的家具都是几十年前的旧物,不多的家用电器也使用了十多年,洗衣机零件坏了,已经配不到,因为这个洗衣机厂已经没有了。再问问老人的经济来源吧,二老全部的生活依靠只有每月的离休金。几十年来,两夫妻一直量入为出,月有节余。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平均每月积蓄30元,80年代每月100元,90年代每月1000元,后来每个月存的钱就更多了,这才有了他们先后捐出的巨额捐款。 2013年6月份,他们将自己的房子卖掉,把所得房款全部捐给学校、社区及福利院,自己则把家安在了养老社区。在捐出房款的160万元给学校时,祝尔纯老人说:“社会已经给予我们很多,在节俭够用的前提下,该把余钱用到最有意义的教育事业中去。” |
申报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加盖公章)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离休干部祝尔纯与丈夫眭忠诠
耄耋夫妇卖房捐款160万助学
世纪初以来共向学校捐资220万
祝尔纯同志是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离休老干部,作为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她与丈夫眭忠诠始终把关心、帮助、教育下一代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她深深地感到,要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老一辈开创的社会主义江山永不变色,教育好下一代,使青年学子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
一、2013年卖房助学,共筑美丽大学梦
2013年,祝尔纯与丈夫眭忠诠经过商议,卖掉自己唯一的住房捐资助学。祝尔纯说:“我的老伴眭忠诠,他已经93岁高龄了,多年来,我们习惯于省吃俭用,尽己所能帮困济贫,支持国家各项事业。”
眭忠诠、祝尔纯两位老人都在上世纪40年代学生时代就参加革命,为党做地下工作。解放后,祝尔纯先生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前身三校之一的原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任教。今年,二老夫妇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卖掉了唯一一套住房,除预留生活所需外,将160万元房款捐给了学校,用于助学及学校建设,自己则把家安在了养老社区。他们说:“资金绵薄,但希望激励广大师生奋发成才,通过文化建设凝心聚力,共筑美丽大学梦。”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这已是两位老党员交出的第七笔“特殊党费”。
二、世纪初以来就以实际行动关心支持学校教育事业
岁月如歌声声远。从世纪初以来,眭忠诠、祝尔纯,这对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夫妇,就以实际行动关心支持学校教育事业。2001年,老夫妇捧着10万元现金,走进了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提出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奖”。“我起初舍不得,毕竟那是日积月累30余年才攒下的钱啊!”祝尔纯回忆说,“后来是老头子说服了我,现在某些价值观的侵入,让我们老一代的人有些担心后辈,一定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只为自己不想别人,是最可怕的。”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2001年的一个下午,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徐汇校区的大礼堂里掌声雷动,热闹非凡。眭忠诠、祝尔纯两位老人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健步登上了礼堂的讲台。这一天,他们将无偿地捐献出几十年积攒下来的十万元,在学校设立“忠诠——尔纯思想政治教育奖”。
2003年,有关部门发给祝尔纯夫妇9万多元的离休干部住房面积差额补贴。她与老伴商量后,取出剩余的一点积蓄,凑足10万元,再一次捐给学校。希望设个“诚信生活助学贷款基金”。“报纸上介绍贫困大学生的助学贷款,好像是一年可以贷6000元,但其中5000元专用于学费,供维持生活的仅1000元,年轻人正在长身体,不吃好点不行的。”老人这样打算,“贷款能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帮一把,哪怕每顿够多买一只荤菜,等工作了再还回来,给其他有需要的人,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祝尔纯说:“1946年,我还在念大学二年级就参加了学生爱国运动,父母出于担心,停止供应我的生活费,想以此迫使我放学后回家吃饭,放弃参加爱国运动,那时我经常饿着肚子去参加活动。”这段“挨饿”的经历让她对贫困学生多了一份疼惜。“现在,我看见一些贫困学生,有的人拿两个馒头一碗汤当一顿饭,就很心痛,想帮帮他们。”面对两位老人的盛情,学校领导考虑再三,希望他们将这笔线留下来养老,但最终还是遭到了夫妇俩的婉拒。
在数年时间里,祝尔纯二老夫妇连续为学校“忠诠一尔纯”思想政治教育奖和“诚信生活助学贷款基金”捐资,支持学校教育事业。2000年至2012年间,她已先后向学校捐款60多万元,还不包括捐资抗洪救灾,捐资街道帮困,捐资红十字会等。她的事迹曾多次在上海市电台、电视台和报刊中报道宣传,让许多人深受感动。2008年祝尔纯同志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忠诠一尔纯”思想政治教育奖至今已颁发到第十三届,500多名师生获奖,其中许多人将获得的奖金捐赠给了灾区人民或困难学生,继续这份爱的接力。诚信生活助学贷款基金,新添了社会自发捐款5万多元,让87位贫困学子受益,在校期间每人每年2000元的补贴到位。
三、自家生活并不富裕,长年过着简朴的生活
有一种爱叫执着,只有付出没有索取。祝尔纯动情地说:“爱的方式有许多种,我们只不过选择了一种,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关心下一代是我们最大的快乐。”在二老身上折射出的是爱教育、爱学生,一种大爱精神的绵延,我们也相信,有爱就有未来的一切。
二老夫妇数十年来过着俭朴的生活,省吃俭用,向社会奉献的爱心捐款已难以精确统计,对此,他们从来就是无怨无悔。他们只是朴素地认为:在节俭够用的前提下,将余钱用到最有意义的事情上去。老夫妇有爱心,但更有钱吧?有人这样猜测。先去老人以前的家看看吧,在上海一条普通弄堂里,是两位老人住进养老院以前的家,家里的摆设及其简单,小小的两间房,连地面竟也还是水泥的,老式的家具都是几十年前的旧物,不多的家用电器也使用了十多年,洗衣机零件坏了,已经配不到,因为这个洗衣机厂已经没有了。再问问老人的经济来源吧,二老全部的生活依靠只有每月的离休金。几十年来,夫妻俩一直量入为出,月有节余。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平均每月积蓄30元,80年代每月100元,90年代每月1000元,后来每个月存的钱就更多了,这才有了他们先后捐出的巨额捐款。
两年前,祝尔纯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把房子卖掉后,家里安排好,自己生活好,同时还能回馈社会,多好!”她表示,“如果硬是把房子捏着,又带不走,不如把身后之事生前办掉,还能最后为社会发挥作用。”她与老伴达成“共识”,2013年6月份,终于将自己原先住在武康路上一套87平方米的老房卖掉,把所得房款全部捐给学校、社区及福利院,自己则把家安在了养老社区。就这样,几百万的卖房款中,小部分用来在养老社区安“新家”,大部分都捐掉。在捐出房款的160万元给自己工作、奉献过的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时,祝尔纯老人说:“社会已经给予我们很多,在节俭够用的前提下,该把余钱用到最有意义的教育事业中去。”
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祝尔纯同志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尤其对教育培养下一代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怀有强烈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并不随着年事渐高而稍有淡漠。“当时搞地下斗争,有人牺牲,有人被捕,我们能活下来是幸运的,我们现在再怎么讲奉献,不过就是一点精力和金钱而已,先烈们却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体现在眭忠诠、祝尔纯身上,就是对师生的无私关爱和倾心付出。学生们去看望老人的时候,用两位老人的名字藏头,充满感情地说道:“忠肝义胆,诠释人生;尔问缘何,纯情投入”。是啊,在解放前就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两位老人,正是用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忠肝义胆,来诠释他们不一样的精彩人生,而因为有着对革命后代的关心和关爱,才会让两位老人这么纯情投入!正如眭忠诠老人自勉诗说道:“尔报吾国有几何?暮岁徒程交一卷!”
眭忠诠、祝尔纯二老夫妇对人关心、对己严格、生活节俭却乐于扶助困难群众,他们坚守信仰,为民、务实、清廉,坚持实干,履行了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爱的方式有许多种,我们只不过选择了一种——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 老人动情而真诚地告诉我们,其实这个世界上爱的表达方式有千万种,自己只不过是选择了其中的一种而已。
主要媒体报道:
1、新华每日电讯:老革命夫妻卖房助学,身后之事身前办,2013年7月8日
2、文汇报:九旬老教师捐160万助学,2013年6月28日
3、新闻晨报:耄耋夫妇变卖房产捐款助学,还志愿将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2013年6月27日
4、青年报:卖房助学,九旬老夫妇入住养老院,拿出160万元用于建筑校园,2013年6月27日
5、解放日报:两位老人160万捐款一个心愿,2013年6月27日
6、上海教育电视台:十多年爱心从未停歇耄耋党员夫妇变卖房产捐资助学
7、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向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捐款160万